“中国速度”的背后,是我国建造技术的不断创新。一项项重点工程、一个个国之重器、一次次创新突破……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,“只争朝夕”是建设者们对速度的注脚,从跟跑、并跑到领跑,中国速度在世界掀起了“中国效率”的旋风。落脚到建筑领域,“中国速度”成果井喷,“中国效率”俯拾即是。
由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担纲总设计的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(下称“山西综改示范区”)智能终端设备生产加工项目,正是“中国速度”和“中国效率”的真实写照之一。
智能终端设备生产加工项目,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潇河产业园区,是省重点“百亿级智能终端制造产业项目”之一,总投资超6亿元,总用地约8.4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约20.9万平方米,建筑高度约23.9米,包括7栋多层厂房、1栋动力用房、3栋职工宿舍楼以及配套地下车库等。该项目以建设“标准化”厂房、职工宿舍楼为基础,围绕5G智能信息技术产业,利用山西综改示范区优惠政策,为企业搭建“政、产、学、研、用、资、介”多方位公共服务平台。项目建成后,将进一步加快山西综改示范区产业集聚,为山西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。
工期紧、体量大、质量要求高,是智能终端设备生产加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特点。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,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杨坤建筑师向我们介绍道,不同于一般厂房设计,该项目厂房设计要求一是需符合5G智能制造业生产工艺;二是建设工期仅为4-5个月。“对我们来说,在短时间内实现超大型厂房由0到1,还是很有挑战性的。”
基于效率优先的建造理念,项目规划设计地上4层均为生产厂房,分为3000平方米和5000平方米两大设计模块。杨总介绍,“在满足生产工艺需求的前提下,将生产厂房进行1:1复制建设,进一步提高建设效率。”通过模块复制,1#、2#、3#、4#厂房单栋建筑面积达到了20000平方米,5#、6#、7#厂房单栋建筑面积达到了12000平方米,其中每栋厂房一层挑高8.4米,二、三、四层层高均为4.8米,可以说是为智能制造业生产“量身定做”的生产厂房。
说起“中国速度”,装配式建筑拥有第一发言权。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之时,以装配式钢结构为主体的火神山、雷神山的建设,充分展现了装配式建筑快速高效、安全稳固、绿色节能的特点。近年来,在国家“双碳”政策的引领及全国各地政策发布的利好下,装配式建筑进入了发展快车道。
“智能终端设备生产加工项目的装配率达到70%以上,这也是项目的另一个亮点。”杨总向我们介绍道,项目主体结构全部采用了钢框架-支撑结构体系,楼板为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。“这个项目最大的技术难点是钢结构安装。体量大、柱梁节点安装精度要求高、现场交叉作业较多、工期要求紧张,因此造成了项目施工难度大。”为攻克技术“壁垒”,跑出“中国速度”,项目组统筹规划、统一布局:技术小组通过BIM技术生成现场安装布置图及构件清单,大大提高了钢结构的加工速度和现场施工速度;测量小组利用经纬仪、水准仪控制钢柱轴线尺寸和标高,并采用全站仪进行精细校正,提高了钢结构加工精度和现场安装精度;施工小组对厂房作业面同时施工,流水作业,确保工程如期完成,工程质量全部达标。
智能终端设备生产加工项目顺利完成了各项节点任务目标,并荣获山西省钢结构协会2021年下半年“三晋样板钢结构工程”荣誉称号,其在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“中国速度”得益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广泛运用。凭借自重轻、稳固性强、建设时间短、抗震性良好、可循环利用等多方面优势,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绿色建筑领域里展现出了愈发重要的姿态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。建筑行业是工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,绿色发展是必然趋势。推广绿色建材,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、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,使之具有节能、安全和可循环特征,有助于推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,加快实现“双碳”目标。
工业建筑不仅要体现“中国速度”,更要守护好工业生产安全度。智能终端设备生产加工项目墙面围护系统,选择了万事达丽彩钻夹心板系列产品,采用竖版幕墙式安装施工方法,符合项目层间关系的连贯性。杨总向我们介绍道,选择万事达丽彩钻夹芯板产品作为本项目的墙面围护材料,一是作为绿色节能建材与智能终端设备制造产业园区的定位相契合;另一方面,万事达丽彩钻夹心板产品具有良好的保温、抗风、防火、防水性能,为工业生产安全提供安全保障,而且四面企口的设计使板面拥有绝佳的平整度,安装精度较高,也保证了建筑外立面的美观。
“中国速度”的背后,是我国建造技术的不断创新,装配式建筑早已是大势所趋。今年年初,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中提出,要以建筑业工业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为方向,不断提升建筑品质,并发展智能建造、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随着数字技术、科技创新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,装配式建筑成为主流指日可待。